近年来,随着全球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重视,氢能产业迅速崛起,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。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近日浮出水面: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稀土元素钪对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来改造,成功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——金红石相二氧化钛。这种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,产氢效率比传统的二氧化钛高出15倍,创造了该领域的最新纪录。
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完成。研究者们在二氧化钛中掺入5%的稀土元素钪,成功制备出由两种晶面组成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。这种创新设计使两个晶面如同电荷的“高速公路”,具有更高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,提升了200余倍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未来利用这一新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技术,将有效地降低氢气生产的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
目前,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,各国纷纷投身绿色转型和低碳经济,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、转换灵活的替代能源,日益成为各国实施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。氢能的广泛应用能够大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,减轻环境污染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和消费国,已将氢能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。在2022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中,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定位,提出建立氢能供应体系和推广应用等目标。
自2025年1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》实施以来,国家针对氢能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措施,以促进氢能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《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》,未来十年内将积极地推进电解槽效率提升、成本下降,加速清洁氢在交通、工业和电力领域的应用。
可以看到,中国正处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。有关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突破,为氢能的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。随着氢能产业链的逐渐完备,未来十年内中国的氢能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在A股市场上,氢能概念股受到了广泛关注。根据证券时报·数据宝统计,共有19只概念股获得五家以上机构的“积极型”评级,其中卫星化学、宝丰能源、宇通客车、潍柴动力等六只股票获得20家以上机构的推荐。这表明市场对氢能产业的信心正逐步增强,相关企业也积极布局,寻求抓住这一重要的市场机遇。
卫星化学作为领先的轻烃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,以其稳定的盈利增长和对氢能领域的关注而受到机构青睐。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60.72亿元,同比增长26.77%,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也预测大幅度上升。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投资机会。
近期,举办的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吸引了众多目光。在此次盛会上,展示了一系列绿色、高效、前沿的氢能新产品、新技术。比如,全球首款“可换氢”重卡在5分钟内完成快速换氢,单次运营里程可达500公里,补能效率堪比传统燃油车;一体化智能加氢机器人则实现了长时间不间断自主加氢,代替人工降低了成本。
展望未来,氢能产业将在技术提升、政策支持、市场需求等多个角度迎来新一轮的发展。随着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等新型催化材料的投入使用,氢气的生产效率将明显提升,逐步推动其在交通、工业及电力等领域的应用。
氢能作为全新的清洁能源,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但如何将这一新兴起的产业推向更广阔的市场,不仅需要科研机构的努力,更需要政策制定者、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参与。
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,氢能产业的发展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,期待更多的创新成果涌现,为全球的能源变革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。希望业内各方能持续关注氢能市场的动向,并热情参加其中,一同推动这一生态链的发展。
最后,氢能的未来任重而道远,呼吁更多的科研力量和资产金额的投入,以促进这一清洁能源的产业化进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